厦门12月20日电(刘默涵)刚刚闭幕的“2016中国新闻摄影高峰论坛”,或将成为中国新闻摄影的一座风向标。
17日至18日,来自全国各地主流媒体的百余位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主管新闻摄影的总编辑、副总编辑及摄影部主任、记者汇聚厦门,围绕“影像的革命”主题,展开“头脑风暴”。
近年来,受互联网和自媒体冲击,加之大量公民摄影人、拍客和文字记者纷纷参与图片采集,一批经验丰富、设备精良、受到传统媒体长期培养的专业摄影记者生存空间日益逼仄,传统新闻摄影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交汇融合的当下,中国新闻摄影记者如何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运用有效的技术支持,增加竞争力,闯出新路子?媒体机构如何改变新闻摄影的运营机制,进一步发挥新闻摄影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些问题,是与会媒体人聊得最多的话题。
纵观论坛中观点的交锋,梳理其带来的思考,无疑将有助于认清中国新闻摄影之路的方向。
着力:重拾传统新闻摄影的立身之本
2013年5月,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宣布整体裁撤摄影部,此举被业界普遍解读为“随手一拍的自媒体,打败了拿着专业设备拍照的传统摄影记者”。
近年来,有关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是否还需要摄影部门、是否还需要专业摄影队伍的争论,在我国传媒业界持续展开。“专业摄影记者将面临失业、新闻摄影即将死亡”等论调,也成为了压在众多新闻摄影人胸口的一块“大石”。
浙江杭州日报摄影部主任慈宏经历了纸媒从鼎盛时期走向式微这一路,也见证了摄影记者流失加快的局面。
“不可否认,新媒体的冲击、其他平台的增加,是纸媒摄影记者流失的诱因。加上传统媒体无法满足摄影记者的平台和薪酬诉求,不少摄影记者选择了离开。” 慈宏说。
那么,传统新闻摄影是否已经丧失了生存土壤?纸媒的新闻摄影权应当全盘移交给新媒体,专业摄影队伍不需要保留?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当前社会处于大发展时期,新闻无所不在,纸媒虽然有生存和空间压缩,却不意味着摄影职业的消失。”福建闽南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陈惠贞说,社会依然需要独家的视角、独立的观点,新闻的摄影作品还是有广泛的市场。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摄影人要重拾传统新闻摄影的立身之本。新闻摄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信息传播技术手段,传统新闻摄影自身承载了权威的新闻载体属性与特征,这是传统新闻摄影的“立身之本”,也是最为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陈惠贞以闽南日报的发展举例说,过去几年中,闽南日报针对党报的属性,围绕新闻摄影工作做了一些改革与调整,例如和全国各大媒体互换版面,加强摄影新闻的艺术性、可读性,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等等,取得了不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陈惠贞认为,图片印在新闻纸上的质感和美感,在一定阶段和时间里,阅读体验还是很多新媒体无法感受到的。特别是党报有相当大的阅读人群是在党政机关,他们对图片的热爱也是传统纸媒办好新闻摄影版面的动力。
借力:用新技术的优势倒逼自身升级
从1842年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诞生到今天的读图时代,新闻摄影愈发成为人们迅速了解事件的重要媒介。然而,近年来,VR、无人机等新技术崭露头角,“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渠道涌现,使得新闻图片在采集、传播的方式和渠道上都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时代在变,阅读群体和阅读习惯也在发生改变,用新技术的优势倒逼传统摄影新闻人自我升级,以适应当前的时代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技术的革命在先,影像的革命在后。”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徐祖根说,在当前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新闻摄影要紧跟时代脚步。如果还拘泥于传统方式,就会被技术的进步和革命所淘汰。
福建闽南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陈惠贞也认为,传统纸媒应该秉承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新技术,理解新的业态,不断给读者一些新的感受和体验。“今年的党代会期间,我们推出全媒体矩阵,同时还启用VR拍摄技术,成功吸引了领导和民众的关注”。
如果说,VR让读者有亲临现场之感,那么当前火热的无人机新闻报导,则打开了读者的“上帝视角”。
在新华社摄影部采访室主任王建华看来,无人机是新闻摄影的又一次升维。
过去一段时间里,新华社在无人机新闻报道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推动无人机报道的常态化,二是重大报道的申报标准化,三是队伍培训的专业化,四是参与行业规范的制定。
“无人机是当下媒体融合发展态势下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新闻也讲生产力,无人机就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代表。”王建华说,掌握无人机报道,对于摄影记者来说并非不务正业,而是一种个人能力的进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摄影记者无论做VR、无人机,还是多媒体,所有的东西都是新闻摄影的进化,摄影的基因没有变”。
互联网的发展,摄影设备的普及化、平民化、移动化,看似给传统新闻摄影带来了挑战,实际上它也隐藏着机遇。
在探索传统新闻出路的道路上,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走得更远。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借助企业的力量,搭建了一个集移动互联网+摄影+图片+O2O+社交集成于一体的影像交易平台——《摄库》。
根据规划,《摄库》将被打造成中国最大的图片交易与分享平台,同时成为新闻机构创造价值、摄影人转换价值,以及新闻机构提供快捷图片资讯的平台。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副会长霍玮将它形象地比作是摄影及图片的“Uber”,它的上线,有望解决图片供求中的行业限制、交易不透明、盗版侵权等痛点,为摄影记者和新闻媒体机构提供一条新的“生财之道”,捍卫他们的权益。
发力:加强人文关怀提升作品可读性
“新闻摄影当前面临的问题,与其说是新媒体、新技术的冲击,不如说是被以前报纸的繁荣所掩盖。”浙江杭州日报摄影部主任慈宏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摄影,“无论摄影还是视频的需要量,从实际看远超过原来报纸的年代。
但是,当前自媒体摄影者,大多只是对新闻现场的纯粹记录、追求传播速度的照片拍摄。只有优秀的新闻摄影报道作品,才仅能够完整记叙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貌,还能深刻揭示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也是新闻摄影的生命力所在。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徐祖根说,新闻摄影是具备思想性的摄影创作,它兼具新闻价值和艺术价值,这是它与散漫无目的的“随手拍”最大的区别。传统新闻摄影人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终还应该回到它的落脚点:人文关怀和可读性上。
对此,新华社河南分社高级记者王颂深有体会。王颂是一位善于保存和整理老照片的职业记者。在他看来,新媒体时代呈现一个历史事件很难有观点和立场,体验感不强。而他通过资料照片和现实照片的对比,增加新的视觉元素,却可以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受。
“拍照片不光是为了吸引眼球,还要有社会担当的意识”。殷正观的观点与王颂不谋而合。
“影像的力量来自于摄影叙事的表达,存在于镜头中,影像的力量来自于时间和空间的跨度,赋予了影像力量”。作为中国企业家摄影学会的副会长,殷正观从事摄影已有40多年。在他看来,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最有魅力,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此前,他曾用镜头记录下云南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推动政府和社会关注贫困山区的教育。他也曾在海南用镜头记录幼儿康复中心遭遇的社会难题,使得康复中心得到了补助。
时代在变,但是摄影的人文内核不变。那么,在当下摄影单位该如何加强人文关、提升作品可读性的同时,发挥光和热?
在慈宏看来,建立一套摄影记者独立运行机制很重要。慈宏说,在过去几年里,杭州日报重新确定了摄影的独立定位,并加强了对新闻摄影记个人能力的锻造,记者不仅可以一个掌握摄影、文字、视频,还可以编辑电子报刊、微信公众号,很好地支撑了报社的工作。1年时间里,不少年轻记者迅速成长起来,并斩获浙江省好新闻的一、二等奖。
“目前,我们的摄影记者不仅没有减少,还不断有人想要进来”。慈宏说,好的机制、好的环境,正让新闻摄影焕发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