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報道,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城市群是中國未來新型城鎮化戰略的主體形態。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將有助於明確珠三角地區城市群的發展定位,並有望使該區域率先打造成世界級城市群及全球創新中心。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粵港澳大灣區受到多方關注。有報道指,該區域經濟總量已超越美國舊金山灣區。那麼,作為中國經濟重要增長極,它未來可被賦予哪些功能?
張燕生說,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泛珠三角合作為重要基礎,輻射範圍覆蓋內地9省區及港澳特別行政區,擁有全國約三分之一以上的經濟總量。
數年來持續研究城市群發展,張燕生指出,創新發展既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也是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抓手。廣東省作為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經費與GDP之比)“高地”,有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可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亞太乃至全球創新中心。
2016年底發佈的《2015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2.07%,廣東省則為2.47%。張燕生說,在該數據上,以深圳為首的廣東多地已大幅超過香港。
他進一步分析,當下創新發展已成為全球趨勢,深圳具備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潛質;香港金融和現代服務業發達,珠三角地區其他城市則以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系列製造聞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更有望成為未來的全球創新、現代服務、優質資源集聚地。
張燕生提出,從全球競爭力的角度看,中國經濟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通過粵港澳地區合作將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引進來,粵港澳大灣區如何有效地將港澳的高端價值與珠三角腹地相結合,“這是一篇大文章”。
為此,他建議,構建全球性的高端人才、高端資源要素、高端市場的平台,中央需在粵港澳之間設立統籌協調機制,通過全局擘畫該區域長遠發展。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資金的融通、貿易的暢通,首先需要各地政府政策方面的溝通,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比該地區過去的合作要更加複雜。
張燕生說,其中涉及到“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需各方好好思考、破解難題。(記者 楊程晨)